面瘫——突然“口眼歪斜”?了解这些很重要
突然发现自己或身边的人“口眼歪斜”,刷牙漏水、眼睛闭不上?这可能是面瘫的表现。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多数面瘫是暂时性的,及时治疗可有效恢复。以下是需要了解的关键信息:
1. 什么是面瘫?
面瘫(面神经麻痹)是因面部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一侧肌肉无力或瘫痪,表现为:
嘴角下垂,微笑或鼓腮时明显歪斜
眼睛无法完全闭合,流泪或干涩
额纹消失,皱眉困难
味觉减退、听觉敏感(少数情况)
2. 常见原因
贝尔氏麻痹(最常见) :可能与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引发神经水肿,压迫面神经。
外伤或手术损伤:如耳部手术、颅脑外伤。
其他疾病:中风、糖尿病、中耳炎、莱姆病等,需医生鉴别。
注意!
若伴随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剧烈头痛,可能是中风征兆,需立即就医!
3. 该怎么做?
第一步:及时就诊
确诊是否为贝尔氏麻痹或其他疾病。医生可能通过症状评估、肌电图或影像学检查判断。
第二步:治疗与护理
药物: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减轻神经水肿,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可能联合使用。
眼部保护:人工泪液或眼膏防止角膜干燥,夜间用纱布覆盖患侧眼睛。
康复训练:急性期后(约1周),可轻柔按摩面部,练习吹气、皱眉等动作。
物理治疗:针灸、红外线照射等可能辅助恢复。
避免误区:
× 自行热敷或过度按摩(可能加重水肿)。
× 迷信偏方(如放血、贴膏药)。
4. 恢复需要多久?
约70%-80%的患者在几周至3个月内逐渐恢复,少数需半年。
病情较重者可能遗留轻微后遗症(如联动症,眨眼时嘴角抽动)。
5. 如何预防?
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如空调、车窗风口)。
增强免疫力,规律作息,控制慢性病(如糖尿病)。
关键提醒:面瘫虽常见,但不可掉以轻心。早诊断、规范治疗是恢复的关键!如果症状突发或加重,务必第一时间就医。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