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微信免费咨询

联系电话
13839092133
15236479678

地址
新乡市原阳县靳堂乡夹滩村

面瘫

面部 “失控” 背后的真相:面瘫与脑梗有何关联?

时间:2025-04-28      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见过这样的情况:有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面部表情僵硬,嘴巴歪斜,眼睛无法完全闭合,喝水时还会漏水,这些症状很可能指向一种常见的疾病 —— 面瘫。面瘫,是一个令许多人感到陌生又恐惧的医学名词,它不仅影响患者的面部外观,还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面瘫?它和脑梗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正确认识面瘫

  面瘫,医学上全称为面神经麻痹,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它就像面部神经突然 “罢工”,导致面部肌肉失去了神经的支配,从而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

  面瘫主要症状包括面部一侧表情肌瘫痪,具体表现为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等。患者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会向健康一侧歪斜;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为贝尔现象。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舌前 2/3 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泪液分泌减少等症状。

  面瘫通常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周围性面瘫主要由面神经本身的病变引起,常见病因包括感染(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面神经炎)、寒冷刺激、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比如,长时间对着空调或风扇直吹,在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就可能趁机侵犯面神经,导致周围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则是由于脑部中枢神经病变导致面神经核以上至大脑皮层中枢之间的病损所引起,常见病因有脑梗死、脑出血、脑部肿瘤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周围性面瘫会出现同侧额纹消失、闭眼无力等症状,而中枢性面瘫一般额纹存在,闭眼正常,主要表现为对侧下部面部肌肉瘫痪。

  面瘫与脑梗的关系

  脑梗,即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从发病机制来看,脑梗是脑血管堵塞,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影响了脑部神经功能;而周围性面瘫主要是面神经局部的病变,二者发病机制不同。但在中枢性面瘫的病因中,脑梗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当脑部血管堵塞,影响到支配面部肌肉运动的神经中枢时,就可能引发中枢性面瘫。

  在症状表现上,脑梗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往往不是单一症状,患者除了出现面部肌肉瘫痪,还可能伴有肢体无力、言语不清、吞咽困难、头晕头痛、意识障碍等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且病情可能会快速进展。而周围性面瘫一般不伴有肢体活动障碍等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发病前可能有耳后疼痛等前驱症状,然后逐渐出现面部表情肌瘫痪。

  虽然脑梗可能引发中枢性面瘫,但并不是所有面瘫都是由脑梗引起的,大部分面瘫患者属于周围性面瘫。而且,面瘫也不会直接导致脑梗。不过,无论是哪种类型的面瘫,都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诊断。尤其是对于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脑梗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果突然出现面瘫症状,一定要警惕脑梗的可能,需尽快进行头颅 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明确病因。

  总之,面瘫是一种复杂多样的疾病,与脑梗既有区别又存在一定联系。正确认识面瘫,了解它和脑梗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面对相关症状时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一旦发现面瘫症状,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诊断,确定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河南夹滩李氏面瘫专科2024-2025®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