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别让面部 “失控” 悄然而至
时间:2025-08-12 阅读:
面神经麻痹,俗称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面部肌肉突然失去控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临床上,面神经麻痹以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最为常见,约占所有病例的 60%-75%。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相关,病毒侵袭可导致面神经水肿、受压,进而影响神经功能。此外,头部创伤、中耳炎、肿瘤等也可能引发继发性面神经麻痹。
发病时,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无法皱眉、闭眼,口角下垂,鼓腮时漏气,进食时食物易滞留于患侧齿颊之间,部分人还会伴有耳后疼痛、味觉减退等症状。这些症状常在清晨洗漱或照镜子时被发现,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治疗方面,及时干预是关键。发病 72 小时内为黄金治疗期,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神经水肿,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针对病毒感染,同时可配合维生素 B 族营养神经。此外,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多数患者在数周至数月内可逐渐康复,但少数人可能遗留后遗症。
预防上,需注意保暖,避免面部长期受冷风直吹;增强免疫力,预防病毒感染;积极治疗耳部疾病等潜在病因。若不幸患病,切勿拖延,尽早就诊才能为面部功能的恢复争取最佳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