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麻痹 “歪脸” 背后的真相
时间:2025-09-22 阅读:
面神经麻痹,俗称 “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因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无明显性别差异。
其病因多样,最常见的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贝尔氏麻痹),多与病毒感染引发的面神经水肿、受压有关,受凉、疲劳往往是诱发因素。此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中耳炎、颅脑外伤、肿瘤压迫等也可能导致发病。
发病通常较急,患者常晨起发现异常:一侧口角下垂,无法完成鼓腮、吹口哨动作,喝水时口角漏水;眼睑闭合不全,露出白色巩膜,眨眼次数减少;部分人还会出现耳后疼痛、味觉减退或听觉过敏等症状。由于面部不对称明显,患者易产生焦虑情绪。
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症状与体格检查,必要时结合肌电图、头颅 CT 或 MRI 排除肿瘤、中风等器质性病变。治疗需尽早干预,急性期以激素减轻神经水肿、抗病毒药物(如带状疱疹感染)为主,配合 B 族维生素营养神经;恢复期可加用针灸、理疗、面部康复训练等促进功能恢复。
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后 1-3 个月可痊愈,少数因治疗延迟或病情严重遗留后遗症。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冷风直吹面部,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能有效降低发病风险。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图片与内容源于网络,均为示意图,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