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被称为 “面神经炎”“贝尔麻痹” ,它主要是因面神经在出颅后的一段位置遭受损伤,导致面神经功能出现障碍。面神经如同面部肌肉的 “指挥官”,负责支配面部表情肌运动,当它出现问题时,面部肌肉就会 “乱了阵脚”。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与中风的区别
中风是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影响脑部神经功能,除了口角歪斜,常伴有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意识障碍等症状,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且患者往往存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较急,多无明显诱因,除口角歪斜外,还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耳后疼痛,但一般不影响肢体活动和语言功能,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病,青壮年也不在少数。(此处可插入对比图,左半部分为中风患者出现口角歪斜并伴有肢体无力的图片,右半部分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出现口角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的图片,清晰展现两者症状差异)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感染,病毒侵犯面神经,引发炎症,导致神经水肿、受压,阻碍神经信号传导。例如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耳部周围可能出现疱疹。
寒冷刺激:面部受到冷风直吹,尤其是在疲劳、免疫力低下时,寒冷刺激会使面部血管收缩,导致面神经缺血缺氧,进而引发病变。
自身免疫因素: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吉兰 - 巴雷综合征等,也可能累及面神经,引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其他因素:中耳炎、肿瘤压迫、外伤等也可能导致面神经受损,引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